绿色成长——关注两性情感、家庭教育、职场生涯的原创公众号。点击标题下蓝字“绿色成长”关注豌豆财富,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、有料的延伸阅读。
以前的女人只要身体健康,能生几个就是几个,虽然条件不是很好。
可是现在的女人条件是越来越好了,但是对待生孩子这块却是越来越不敢生。
这其中的真相主要是因为这些原因。
一、经济压力
现在一个孩子的育儿成本很高,孩子从怀孕到生产到后面的培养成人,一个孩子大概需要68-100万的成本。
其次还有房贷的压力,现在的90后基本大部分普通人都在还房贷,每月至少几千元的房贷压的无法喘息。
教育、医疗支出巨大,女性同时也面临职业中断和收入下降的风险。
展开剩余81%像我之前在职场,怀孕生宝宝后只能看娃,这期间收入就很薄弱。
同时生育导致女性有偿工作时间减少约2000小时/孩,职业收入损失约20%。
二、身体健康
作为一个生过孩子的女人,对于生孩子这点非常能感同身受。
整个孕期的孕吐,各种检查,不仅承担经济费用,还要担心每次检查的正常性。
如果检查出现问题,整个人瞬间变得非常焦虑,期间还要承受身体本身的变化,身材会发胖。
体型会变化,情绪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,这期间很考验女性,如果女性做好了心理建设,可能影响比较少。
如果没有做好建设,可能面临的压力更大,怀孕后,生活质量也迅速下降。
不能是想吃什么就吃什么,晚上睡觉也不能平躺,只能侧睡,睡眠质量迅速下降。
众多众多女性担忧孕期反应、分娩风险、及产后后遗症(如漏尿、盆底肌松弛)等“身体的酷刑”豌豆财富。
社会角色冲突 “职场成功”与“贤妻良母”的传统期待冲突。
育儿责任分配不均,常由女性主要承担(“丧偶式育儿”) 中国女性平均每天投入育儿的时间是男性的3倍。
三、观念发生变化
随着时代的进步,女性的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,开始追求个人实现和多元生活体验。
生育不再是定义人生价值和幸福的唯一选项,某调研显示61%的都市女性认为事业成就感远高于育儿快乐。
现在的女性大多追求思想独立,人格独立,希望自己能够在各方面做的好。
四、缺少支持
女性生完孩子后,面临带娃的责任,如果家里没有老人帮忙带娃的,自己就要独自承担带娃的各种压力。
再者优质的公共托育服务稀缺;职场对孕产妇的支持保障仍显不足(如隐性歧视) 仅靠经济激励难以逆转低生育率。
对外部环境也存有不确定性,像各种气候变化,社会竞争等对未来世界的担忧。
在一些职场,女性面临怀孕就要被迫离职等身体原因造成的风险,比如刚结完婚,没有工作的女性。
去找工作,就会很碰壁,职场基本没人要,这时候女性就被迫从事一些自己不喜欢的工作或者处于无业状态。
这期间就很影响身心健康,对胎儿很受影响。
五、婚恋观变化
在我们父母那一代他们普遍25岁前孩子就已经生完了。
可现在对于我们90后一代,结婚基本就是25岁后了。
等谈完恋爱,结婚,到生孩子基本就马上三十岁了,结完婚还要担心生育问题。
各种焦虑和纠结,这些难题都需要自己一一去解决,比如我自己,在结婚前就焦虑婚后的生活。
在婚后就会担心生孩子的各种问题,每一步都走的很焦虑,每一步都需要自己去平衡和解决。
再一点就是受周边人和社会的影响,离婚率越来越高,每个人都想拥有一生一次的爱情和婚姻。
可是现实偏偏不允许,结婚的成本很高,像一个男人娶一个老婆,最起码20 万起步,多者不提。
这就导致男性越来越害怕离婚,但有些女性很容易坐地起价。
像我了解的一个女人,她头婚离了,经过好几次折腾,最后找了一个二婚,彩礼竟然比头婚的还贵。
这就进一步加剧了男女对婚姻的恐惧和害怕,同时对于两性关系的相处,接受的有效方式太少。
很多人靠自己的原始模式在对待,结果导致离婚率和婚姻破裂的概率越来越高。
伴侣关系质量及共同承担育儿的意愿和能力受关注,缺乏合适的伴侣也是阻碍生育的因素之一。
在这里需要澄清一个常见误区:很多女性并非“不想生”,而是“不敢生”或“想而生不起”。
联合国2025年世界人口状况报告指出,全球真正的生育危机并非人们不愿生育,而是许多人无法实现自己的生育意愿。
报告显示,全球18%的育龄成年人和31%的50岁以上人群实际生育数量与理想数量不符。
个人简介:墨凡,一个专注于成长的95后心理情感婚姻生活成长博主,每天努力输出自己的观点,靠自己的力量在世界含苞待放,喜欢可以点个关注,相信我,你会越来越好。
编辑:绿叶
作者:叶墨凡
图片:来源于网络豌豆财富,若侵权请联系删除
发布于:甘肃省富灯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